当前位置:百科伴 >

学前教育

> 魏晋建安七子是谁

魏晋建安七子是谁

魏晋建安七子指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建安七子对于诗、赋、散文的发展,都曾作出过贡献。建安七子与“三曹”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。“七子”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。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的现实,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魏晋建安七子是谁

“七子”之称,始于曹丕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:“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干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干。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”,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,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,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,后来投奔曹操,地位发生了变化,获得了安定、富贵的生活

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,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,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。

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城(今河北临漳县西)中,又号“邺中七子”。



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,建安七子分别是哪些人?

所谓“建安七子”是指汉末建安年间出现的七位文学家的合称。前文提到“三曹”,而其实“七子”与“三曹”一样,是当时文坛的杰出作家。建安七子分别为:应玚应德琏、王粲王仲宣、刘桢刘公干、阮瑀阮元瑜、徐干徐伟长、孔融孔文举、陈琳陈孔璋七人(前面表其名,后面表其字)。这个称谓源自于曹丕的《典论.论文》。

建安七子中,孔融早逝,他因得罪曹操而被处死,所以其实后期文坛比较活跃的只是后面“六子”。而其余六子最大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。

当时的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况当中,建安文人,包括三曹与七子都写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与百姓困顿的诗,其风格刚劲有力,内容深刻,是为“建安风骨”。

据文学史记载,王粲存诗23首,而他的代表作是《七哀诗》三首,试看其中一首中的个别句子:“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……驱马弃之去,不忍听此言。南登霸陵岸,回首望长安。悟彼下泉人,喟然伤心肝。”生动地写出了战乱时期生灵涂炭的场景,写实的场景让人不忍卒读。另外,王粲还与曹氏兄弟有一些邺下唱和之作。

刘桢最有名的诗数《赠从弟》其二,这首诗可以算是一首咏物诗,是一种表志之诗,表明自己坚定之节操。另外他有一些游乐诗。

“建安七子”中,较有名的便是以上二人。而其他如陈琳、阮瑀、徐干、应玚等人留存诗作较寥,只有一篇或者数篇名作。如陈琳的《饮马长城窟行》,阮瑀的《架出门郭北行》、徐干的《室思诗》等。这些诗作一定程度上也表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,但他们的名气与成就终不能盖王粲与刘桢。

论后人对建安七子诗作的接受与评价,显然又是以王粲为优。钟嵘《诗品》将其列于上品,刘勰《文心雕龙》称其“七子之冠冕”。在七子中,他们对王粲的文学成就是予以最高肯定的。

魏晋时期“建安七子”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,他们分别是谁?

相信对于历史和文学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,魏晋时期的建安七子是非常有名的,他们直接代表着当时的文学高度,那么对于魏晋的建安七子具体说的是谁呢?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。

当然,魏晋时期的建安七子,主要指的就是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相信这七人大家有的可能会比较熟悉,而有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陌生,可能以前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,而第一位孔融可能大家都知道,之前可能也听说过孔融让梨的典故,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著名的一个事例。

当然,建安七子肯定有特别出众的地方,才会被大家所铭记,他们在诗歌以及文学面做出的贡献都是非常大的,而各自也有各自的特色,诗词歌赋上面的天赋是非常高的。

当然,在魏晋时期,除了建安七子之外,曹操父子也是非常出名的文学家,其中包括曹操,曹丕和曹植,而曹植的七步诗也是被我们广为流传的,当然,他们在诗词以及散文上面的造诣也都非常的深,对于当代的文学,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意义,所以大家在平常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多阅读他们的诗词和散文,能够更好的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,同时也能够对我们的作品进行一定的矫正和修改。建安七子其实可以媲美江南四大才子,他们的文学功底以及创作思维都很好的,大家从他们的里面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。

建安七子是哪七个人

建安七子是汉朝建安年间生活的7位文学家的合称,包括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,这7个人就基本上代表了汉朝建安年间,除了曹操父子以外的文学成就,后世文学当中的建安风骨说的也是这个时期他们的文学作品特点。

一、建安七子

建安七子是汉代建安年间最出名的一批文学家,这批人除了孔融以外,其他人都是依附于曹操的麾下,生活基本上都过得很不错。这个时候儒家已经完全发展起来,而道家思想也在不断发展,很多学者都受道家思想影响,提出了许多非常出色的文学观念。建安七子的作品也非常注重抒发自身情怀。这7个人中孔融是被曹操所杀,阮瑀英年早逝,剩下的5个人在建安22年的瘟疫中死亡,建安七子也就只剩下了传说。

二、孔融

孔融就是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融,我们现在儿童启蒙所学的三字经中就有他的故事。他是孔子的后人,也是当时的一代俊秀。汉献帝即位以后,他担任虎贲中郎将,而在曹操掌权以后,他和曹操在政治方面有很多的冲突,最终惹怒了曹操,被曹操下令处斩。

据说曹操在抓捕孔融以后还去孔融家里抓他两个年幼的儿子,孔融本来希望能够保全他的两个孩子,但是他的儿子却说:覆巢之下安有完卵,意思是倾覆的鸟巢下面哪还能有完整的鸟蛋。

三、阮瑀

阮瑀是陈留人士年轻时拜蔡邕为师,文章写的很好,曹操听说他很有才华就派人去征召他,但是他却不答应,曹操多次派人去找他,他受不了就逃往深山,曹操又命人放火烧山,他就只能答应曹操。后来曹操见到了他的才华,曹操南征北战时用的那些征讨檄文,基本上都是出自他和陈琳之手。

建安七子是谁

建安七子是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  、应玚 、刘桢。

他们是汉献帝建安年间著名的文人。他们的作品大家都被后人所知,更有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。“七子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他们与“三曹”一起,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。他们对于诗、赋、散文的发展,都曾做出过贡献。

“七子”的创作各有个性,各有独特的风貌。他们七人或酣畅淋漓,或义正辞严,或恣肆无极的笔锋,给这乱世,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采。

“七子”称呼来源

“七子”之称,始于曹丕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。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,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。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。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城(今河北临漳县西)中,又号“邺中七子”。

建安七子分别是谁

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

1、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(即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外的文学成就,所以“七子”之说,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。

2、“七子”之称,始于曹丕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:“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干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干。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”

3、他们对于诗、赋、散文的发展,都曾作出过贡献。建安七子与“三曹”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。

建安七子的创作风格:

1、“七子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他们与“三曹”一起,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。他们对于诗、赋、散文的发展,都曾作出过贡献。

2、“七子”的创作各有个性,各有独特的风貌。孔融长于奏议散文,作品体气高妙。王粲诗、赋、散文号称“兼善”,其作品抒情性强。刘桢擅长诗歌,所作气势高峻,格调苍凉。陈琳、阮瑀,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,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。

3、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,阮瑀比较自然畅达。徐干诗、赋皆能,文笔细腻、体气舒缓。应玚亦能诗、赋,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。

4、“七子”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,这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。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原因,便是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中所说的:“观其时文,雅好慷慨,良由世积乱离。”

标签: 魏晋 建安 七子
  •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 https://www.baikeban.com/xqjybk/e4jmq0.html